• 人物介绍
  • 人物视频
人物概况:


人物简介


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5月29日生于上海。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历任北京大学数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等职。在临界点理论与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多重解方面,
系统地建立和发展了孤立临界点∞维Morse理论;以同调类的极小极大原理为基础,
把许多临界点定理纳入这一新的Morse理论,使几种不同理论在这里汇合、交织,
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框架,由此发现了好几个新的重要的临界点定理,
使过去的许多结果的证明大为简化,所得结论也更为精确,
尤其是成功地运用这一理论研究了Hamilton系统周期轨道、
Riemann流形间的调和映射的个数等问题。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在自由边界问题方面,把一大类数理方程自由边界问题抽象成带间断非线性项的偏微分方程,
并发展了集值映射拓扑度和不可微泛函的临界点理论等工具,
成功地研究了油井中的水锥问题、受控热核装置中磁面平衡问题、障碍问题等。
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由于具有较高学术造诣,
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贡献突出.

2007年8月22日,张恭庆荣获国家教育部授予的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社会工作


下列刊物编委:中国科学,数学学报(英文),数学年刊(英文)
  Frontiers of Mathematics in China (英文, 主编)
  Analyse Nonlineaire, Institut H. Poincare (法)
  Procedings A, the Royal Society Edinburgh (英)
  Intem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s, World Scientific Press
  Nonlinear Anlaysis, TMA (美)
  Dynamical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美)
  Abstract and Applied Analysis,(美)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Dynamical Systems (美)
  丛书编委:Monographs in Mathematics, Birkhauser (瑞士)
  兼职研究员: 2000-2002,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Theoretic Physics (意大利)

  兼职教授: 1999-2001, 香港科技大学


媒体报道


张恭庆:留学使我们走出落后封闭(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9-02-27

数学之美_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恭庆访谈(今日科苑 2005年第2期

生活剪影:
教学生涯:

  • 1959-1978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助数
  • 1978-1982    北京大学数学系副教授
  • 1983       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
  • 1988-1999    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
  • 1996-1999    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 1994       世界数学家联盟发展与交流委员会委员
  • 1993       教育部属北京大学数字与应用数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 1995       高校数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主任
  • 1998       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成员
  • 199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
  • 2000       数学天元基金领导小组组长
  • 1986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 2000       教育部科技季员会数理学部主任
  • 2000       中科院数理学部常务委员
  • 1992       全国人大代表
学术著作:
学术研讨:


学术论文


  • [1] 张恭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动态报道 第三届数学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的工作汇报[J]. 数学进展, 2004,(06)

  • [2] 张恭庆 , 陈省身 , 田刚. 数学家大会报道——数学家谈数学[J]. 数学通报, 2002,(10)

  • [3] 张恭庆 ,蒋美跃. Parabolic equations and Feynman-Kac formula on general bounded domains[J]. Science in China,Ser.A, 2001,(03)


荣誉奖励:

1986年,陈省身数学奖

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1993年,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

199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

2009年,华罗庚数学奖

视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