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为什么难以完全成功?——以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不及物动词为例
袁博平,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语言学特聘教授,剑桥大学博士生导师,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国际期刊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Studies (John Benjamins) 主编,同时担任若干国内、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其中包括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Lingua,《外语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 《现代外语》等等,兼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语言理论与语言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等职务。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理论语言学框架下的二语和多语习得及双语与人类健康。他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和中国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过八十余篇论文,其中包括: Language, Linguistics, Transactions of the Philological Society,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Language Learning,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EUROSLA Yearboo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 Lingua,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Bilingualism, 《外语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 《现代外语》等等。他还编撰两部英汉-汉英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他的专著 Interlanguage Grammars
of Mandarin Chinese 即将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从句法-语义界面关系出发,以汉语不及物动词为例,分析二语学习者处理目的语信息的局限性和问题。
在成人第二语言习得中,成功者少、失败者多。本讲座将讨论中国人学习英语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情况,并以汉语不及物动词为例,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不及物动词的使用常常被认为相对简单容易,不太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对这个语法点进行详细和全面处理或讲解的课本或语法书也寥寥无几。所报告的一项汉语二语习得实证研究显示,以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掌握带不及物动词的汉语语序时,遇到很多困难,即便到了高级阶段也是如此。他们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习掌握 “名词+不及物动词”的语序,但是他们无法学习掌握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名词”语序在何种情况下是符合汉语语法的。我们将在句法-语义界面关系的基础上分析汉语二语习得者在学习掌握这一语法点的表现,针对二语学习者对目的语进行语言处理的局限性、对目的语资源分配的低效、以及对各类语言信息之间瞬间协调整合的能力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相关预告推荐
-
1
北大人文讲座393:Tonal Correspondences in Some Tibeto-Burman Languages with Notes on Chinese Comparisons
时 间:2023-11-09 13:00:00
-
2
西班牙语冠词研究
时 间:2021-11-06 19:00:00
-
3
“了2”的语法功能和对外汉语教育
时 间:2024-10-29 13:00:00
-
4
量化民族志讲座:大数据时代的混合研究方法
时 间:2023-10-24 14:00:00
-
5
国际与比较教育四十八载科研之旅:经验教训
时 间:2024-11-26 15:00:00
-
6
俄罗斯与全球视野的博士生教育转型
时 间:2024-11-27 14:00:00
-
7
大学的全球胜任力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下的变革路径
时 间:2023-10-27 10:10:00
-
8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s and wh&wh coordinations
时 间:2023-11-03 14:30:00
-
9
北大人文论坛第115场:脑认知视角下的语言与习得研究
时 间:2023-11-18 08:00:00
-
10
心理健康视角下的高校师生相处之道
时 间:2023-11-10 13:30:00